國榮老師 推介 1 2 3 4 5

書籍名稱:《別鬧了,費曼先生》

    者:理查 費曼

出 版 社:天下文化

書籍來源:圖書館

索 書 號:330.9/5448

書籍來源:本校圖書館

費曼曾參加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並以量子電動力學上的開拓性理論於1965年獲得諾貝爾獎金,但他近年來引起大眾感興趣的,並不是他的物理學成就,而是他有趣的一生。

費曼於少年時已表現他對科學的興趣: 自學修理收音機、改良切四季豆的方法、自學三角函數並自創數學符號。於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除了研究物理,還於閒時研究螞蟻認路的方法,又和數學家鬥快計數。費曼還是一開鎖專家,在研究原子彈時亦喜歡破解同事的保險櫃。於巴西交流時,學習從未接觸的樂器,並加入了樂團於嘉年華表演。於大學任教的休假時,費曼又會走去從事其他方面的研究,例如有關DNA 的研究。還有很多費曼有趣的軼事可在本書中找到。

一直以來, 很多科學家給我們的形象都是刻苦奮鬥,沉默寡言,費曼精彩的一生卻給我們另一種求學問的例子,他的成功除了因為天資外,亦因他對事物(不單物理)充滿好奇並以行動去理解。書中提到他亦曾遇過工作上的低潮,對研究失去方向,經反思後,他決定不去在乎研究的結果,而是去好好享受研究物理的樂趣,最終在研究上有進一步的突破。

別以為費曼玩世不恭,他對教學的熱誠是無可置疑,他熱心教學,甚至於巴西訪問期間公開指出該國科學教育的弊病,他所著的《費曼物理學講義》更是著名的物理學入門書籍。

同學在這本書可領略到物理大師求學問的態度,亦可對本世紀頂尖科學家的工作情形有所了解。

書籍名稱:《物理寫真集》

作    者:勝井清等

出 版 社:牛律出版

索 書 號:330/4692

書籍來源:校圖書館

四年半不見天日! 說的就是我們圖書館中這本《物理寫真集》的命運。可能這本書的體積太少,不太起眼,封面又不太吸引,足足有四年半沒有同學借閱。今天我就要為這書大平反,讓它能重見天日。

雖然這書頁數不多,但它竟然包羅了中學的大部份物理課題,從中三時學過的折射到中六時才會學到的向心力,它都有及,同學無論希望利用這本書用溫習之用,或是去一探將來高年級所學的物理,這本書都勝任有餘。

本書用字簡單易明,同學不用擔心其內容過於深奧,而且只要先看自己略為理解的章節,再去探索有興趣的部份,一定會獲益良多。 書內圖片雖然是黑白的,但大都精簡易明,能對我們學習物理有很大的啟發。

雖然我已任教物理科多年,但每次我看這本書都有一些新的體會。如此好書,只能每天被人遺忘於書架上是多麼可惜,希望下次我再見此書,再翻到期限表的一頁時,可見到你留下的印記。

書籍名稱:《影響世紀的物理發現》

作    者:陳為友、姜靜、馮學斌

出 版 社:晨曦出版社─紫藤屋

索 書 號:330.7/ 7534

書籍來源:物理室圖書角

若你想對中學課程內學到的物理概念有更深的認識,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本書介紹了多位著名物理學家及他們的重要物理發現。作者先對有關物理發現作簡介,再介紹該物理學家的生平,最後再寫出該物理法則的發現過程。 

同學可於書中重溫一些熟悉的物理概念,並對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又例如司乃耳的折射定律等。同學對這些定律可能都略有認識,但這些定律是如何發現呢? 從背後的故事,我們可學到更多物理的知識。初中同學亦可從書中一睹將會學到的物理概念。

同學不必硬要將整本書從頭到尾閱讀一遍,因為某些內容可能過於深奧,同學未必全感興趣,大家可先閱讀自己認識或聽過的物理發現的章節,效果會更好。

 

書籍名稱:《麥兜十萬個為什麼 – 物理化學篇》

作    者:關美琼 (總編輯)

出 版 社:黃巴士出版有限公司

索 書 號:330.9/7781

書籍來源:本校圖書館

不少同學認為物理是頗困難的一科,其實物理本身很有趣! 我們自小就曾對日常生活的物理現象提出不少問題,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鳥兒站在電線上為何不會電死?為什麼月亮會跟著我們走? 這一切都是我們曾問過的問題,我們中學的物理學,就能讓我們知道它們的答案。《麥兜十萬個為什麼 – 物理化學篇》一書亦為以上的問題作出一些解答。

可能是教科書太厚了,可能是課堂太長了,有些同學會對物理生畏,我希望這本書能讓同學對物理,對科學重新產生興趣。雖然是薄薄的一本少年科普叢書,答題目的都是本港大學著名的科學家,包括中大的朱明中博士、港大的張仕中博士等等,本人大學時期的恩師 - 科大的梁伯和博士也有為讀者解答問題。當然麥兜也會出現為大家打打氣。

    希望這本有趣的科普叢書能令你重拾小時候對各樣事物的好奇心。

    還有還有,除了我剛閱畢的這本物理化學篇,麥兜十萬個為什麼系列還有其他八本書,包括物理篇、天文太空篇等,不妨到圖書館找找看。

書籍名稱:《隱藏的邏輯》

作    者:Mark Buchanan (葉偉文譯)

出 版 社:天下文化

索 書 號:541.7/0308

書籍來源:本校圖書館

我在本校圖書館的自然科學書櫃找了很久也找不到這本書,多得圖書館的林小姐幫忙才找到它,原來 … 它在社會科學書櫃中。這本書就是這麼有趣,它是一本說明如何以物理學方法去研究社會學問題的書。

我讀大學時聽教授說過,不少金融機構會聘請物理學家去研究市場的變化,當時不以為意,亦不明教授的意思。原來,一些學者已利用物理的方法去研究不少社會學問題,如經濟學的金融市場運作,甚至人類學研究的種族歧視問題。

為何物理學的方法能用作研究社會學?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利用科學常用的結構模式的歸納方法和原子之間的互動影響的概念。舉一個簡單例子,鑽石和燒烤碳都是以碳原子構成,但它們的外表和物理性質都大有分別,當然它們的特質都是和原子間的互相影響有關,但它們的結構模式才是最重要。但是如何能從億萬粒原子之關係去了解結構的形成?現今有強大運算能力的電腦就是最佳的實驗場所。

一些社會學家與物理學家合作,假設所有人類都是一些社會原子,它們之間有者一些簡單的原則去決定他們之間的影響。經電腦的模擬後,出現之結果竟然與社會上觀察都的現象十分吻合,本書的英文原名 – The Social Atoms就更配合本書的主題。

本書在解釋物理方法時令我對不少物理方法及知識作出了反思,本書亦特別針對現時社會學尤其是經濟學在研究本質上的漏洞提出了一點意見,因此我認為本書十分適合愛好科學或經濟學的高中同學閱讀。除此之外,本書亦讓我們了解到做學問的方法亦須因時代或工具的轉變而作出改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