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詠詩老師 推介

書籍名稱:《中東現場》

作    者:張翠容

出 版 社:經濟日報

索 書 號:895 1113

書籍來源:本校圖書館

電視新聞不時報導關於中東的自殺式炸彈襲擊,或是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流血畫面,這總會令我聯想起震撼世界的「九一一」事件。美國官員直指這是中東恐怖份子所為。究竟中東人民在戰火之中是怎樣生活的?為什麼有人願意以自己的身體為武器?他們的仇恨有多深?為什麼這些恐怖份子特別針對美國政府?

美國官員總是扮演著受害者的角色,啟動鋪天蓋地的輿論機器,灌輸世人中東是罪惡的根源。連我在教師的研討會中也聽到美國保守派的理論。幸好仍然有一班有心人願意花時間尋根究底,告訴世人凡事不可只聽信片面之詞。

本書作者便是其中一位有心人。她是一位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多年來堅持追蹤新聞真相,之前已出版兩本書,抒發在戰地採訪的感想。這本書更是她花了三年多時間,多次深入向來有「火藥庫」之稱的中東地區,透過與當地百姓對話、親身經歷、訪談該地區具影響力的組織領導人,從歷史、宗教、文化、地理等因素,仔細剖析埃及、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伊朗、阿拉伯等國家相互衝突糾纏的來龍去脈。

書中有一句說話令我特別感觸:「歷史,一把了解世界的鑰匙。」

同學常問為何要讀歷史。一般的回答是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獲得古人的知慧,可以向古人借鑒,可以訓練思維等等。當我閱讀這本書時,內心不斷呼喊「幸好我是讀歷史的」。這樣我才不會滿足於媒體的片面之詞,習慣從事實中尋找真相。這在現今民主社會尤其重要,因為民主社會容許不同聲音的出現,每種聲音代表自己的立場、背景、利益關係,究竟誰才是客觀的?誰能指示出真相?相信無人能夠肯定,必須由自己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判斷。

雖然本書描述的是三年前的中東現場,但是仍然能夠理清現時中東局勢發展的脈絡,除了有助我們瞭解這個影響全球政治的地方,更能夠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撥開迷霧的唯一方法是尋找不同立場的歷史發展 ─ 這便是研讀歷史的價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