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榮老師 推介 1 2 3 4

書籍名稱:《傑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

    者:肖恩•柯維

出 版 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索 書 號:192.11/2054

書籍來源:本校圖書館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肖恩•柯維是美國人,英語學士,哈佛企管碩士,曾擔任大學的美式足球員並領導球隊兩奪超級杯冠軍,曾任職多間跨國公司例如迪士尼公司。現為富蘭克林柯維公司零售商店副總裁。亦是極受歡迎的演說家。

內容簡介:

   作者汲取他父親的經驗教訓,以他個人在少年時的實踐父親學說的經歷與讀者分享。從他親身的經歷中(實踐七個成功人士的習慣)所得到的經驗和教訓,使此書成為美國青少年人的成功指南。

本書的內容有四大部份:第一部份說明養成習慣的重要性及思維定式及原則。第二部份說明個人的成功有三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及要事第一。第三部份說明在公眾領域中的成功有三個習慣;雙嬴思維、知彼能己及協作增效。第四部份說明第七個習慣不斷更新及不放棄希望。

本書評價:

   本書非常值得向青少年推薦,內容很有啟發性,並發人深省。作者文筆生動活潑,親切友好,平易近人。

   書中舉出很多真實事例,有條理地揭示價值觀及原則,又以有趣的漫畫及插圖吸引讀者。例如在書中的第三章他舉出的姐夫布魯斯由失去自信,透過攀山活動而重拾自信的真實故事,說明我們要信守承諾,及大家都有開發自己的才能的可能。

   本書對於青少年人是極出色的現實生活的指南。本書所闡述的七個習慣是堅實生活基礎的基本原則。

   在生活上的競賽場上獲勝比其他的勝利更為重要,如何制定及實現目標?如何肩負起責任及採取主動?本書的作者以非凡的洞察力,傳遞正確、可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指導及最重要的信息,並且每章後面都有立即行動的建議。

   此書為青少年提供了生活競賽場的競賽規律,及如何全面發展和個人生活技能的策略,其中包含了無可置疑的智慧,能激發青少年的靈感,激勵青少年的信心,更能幫助青少年開發自己的潛能。在全球的銷量已超過一億冊,並成為美國中小學生人手一冊的書,亦是美國升學必考試科目之一,因此,為了要迎接生話中艱巨的挑戰,這是一本值得向大家大力推薦的好書。

書籍名稱:《生命的重建》

作    者:露薏絲•海

出 版 社:佛教青年協會

號:192.1/0040

書籍來源:校圖書館

作者簡介:

露薏絲的思想是在她經歷過艱難痛苦的成長中逐漸形成的。她的童年是在貧困、無助中度過,自幼父母離異,五歲時被強暴,少年時代一直受到欺凌和虐待。後來她逃到了紐約,經歷坎坷的生活,後來成為了一位高級時裝模特兒,與一位富有的商人結了婚。十四年後,丈夫拋棄了她。這時,她有幸接觸佛教,再不斷進修。不久,她被確診為癌症,她開始在自己身上實踐自己的整體康復思想。六個月後,她完全康復。(她的故事記載在本書的第十五章,建議讀者可先看此章。)

內容簡介:

露薏絲在自序中說過她寫這本書的動機是希望大家能夠以她的親身經驗,跟她學習用自己的積極力量,來應付生命中的種種波浪。怎樣才有智慧?我們的將來是怎樣創造的?她說:「智慧的閘門隨時開啟著。… … 別忽略我們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那些我們所思所想,所說所做的,都在創造我們的將來。」(第一章)。原來我們的將來正是由我們的思想、言行創造。

大衛•布朗〈愛滋病醫生〉在序中簡要說明了本書的重點和價值,他說:「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知道有關自己生命的一切。這本書就是教導我們怎樣應付生命的一切,和怎樣使我們的生命更健全、更充沛。」他更指出只要我們讀到這本書,我們便可以借鑒、學習,把我們的生命處理得既充實、又快樂。

讀後感:

露薏絲在書中揭示了我們身心各種苦痛背後所隱藏的錯誤模式,就是不能放下怨恨、執著。其實每個人都有能力採取積極的思維方式,放下執著,改造過去;實現身體、精神和心靈的整體健康

這本書讓我們讀後深受感動!它的文字淺顯易懂,但又言簡意賅。是一本值得我們用心研讀的「心靈工具書」。每個枯竭心靈所遭遇的問題都在這本書中可以找到滋潤的甘露,得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書籍名稱:《學佛群疑》

作    者:聖嚴法師

出 版 社:佛教青年協會

索 書 號:930/ 1180

書籍來源:校圖書館

《學佛群疑》是聖嚴法師的大作,法師1930年出生於江蘇省的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兄弟姊妹眾多,因生活所困,他十三歲便出了家。他幼年時並未接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但他是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1975),他在1980年於美國紐約創立禪中心,他目前是法鼓山的創辦人,是臺灣其中一個很多信眾的佛教道場。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有接近二千年的歷史,中國的文化,也都接受了佛教文化的薰陶,但是佛教的根本精神,卻因民間有的習俗加上神道怪誕的傳說而被淹沒。在科學發達的今天,許多略具新知的人們,竟把佛教看作充滿了牛鬼蛇神的低級迷信。

這本書是聖嚴法師,繼《正信的佛教》後,另一本以問答的方式,解答佛教問題的經典著作。法師是希望配合時代思想的要求,想到了七十多個看來淺顯而實際重要的問題,希望能幫助讀者,窺探佛教的真貌。法師運用淺易通俗的文件,解答人人都想知道的實際問題。

書中的題目,主題非常廣泛,觸及學佛人的疑點,每個都可能是誤導誤信的迷思。這本書的內容,既是知識學問,更富生活性和實用性。其中包括:佛教對神通、異能的看法?對靈媒的看法?嬰靈作祟之中有根據嗎?佛教對風水、命相的看法?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嗎?……等,以及佛教對科學、生命觀、世界觀、未來觀的認知。

學習佛法,最好能夠理智與信仰並重。論上說:「無慧之信,增長愚癡」。所以,學習佛法,當然可以存疑,佛陀說過任何人都可以懷疑、質疑正法,但絕不可以完全否認佛法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在存疑之後,就要從佛法的義理上去推理思考,再進一步去實踐佛法(修行)。

這本書的內容文字淺顯流暢,解答精闢詳細,是學佛人解惑入門的必備經典。願大家在讀過本書後,能够更有智慧,解除疑惑,明白世間與出世間的真理,斷除煩惱,離苦得樂。

書籍名稱:《佛陀的啟示》

作    者:羅候羅  繹者 顧法嚴

出 版 社:香港佛教青年協會

索 書 號:225.4/6662

書籍來源:本校圖書館

本書是由羅候羅博士所著,他是佛教一位極具資歷和在佛法上有很深修行的學者,他曾任錫蘭最高佛教大學校長及美國西北大學榮譽教授。書中,他用現代人的眼光描述釋迦佛的教法。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經過苦修六年,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說法四十五年,目的是要令眾生離苦得樂,啟發眾生的智慧潛能,令眾生解脫一切煩惱及生死的束縛。他為了普及的方便,因此使用當時最通俗的巴利語。原始佛教的經典就是在佛陀入滅後數百年用巴利文寫成的,而且在南傳佛教盛行的國家一代一代的傳誦下來。

中國是屬於大乘佛教教化的地區,大乘佛教的佛典都則是由梵文翻譯過來,古代使用文言文翻譯,文字多是艱澀難懂;另一方面,過去一直沒有由巴利文直接翻譯過來的佛典。修行大乘佛法的人過去一直不大重視原始佛教的佛典及其教理。但是原始佛教的教理是一切佛法的基礎及核心,是所有佛教宗派共同承認的,不可違背的。

作者在這本書極為精確的描述原始佛教的面貌,他對於原始佛典的內容瞭如指掌,他在書中對原始佛典的解釋和演繹是極其準確、慎重、清晰、簡單直接及去蕪存菁的。他又能以容易令人明白的方法介紹原始佛教的道理。

作者在書中差不多將所有被認為最基本、最重要的佛法,包括四聖諦;八正道;五蘊;業力;輪迴;因果學說;無我論;覺悟之道等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

作者堅決的認為一本有關佛法的書籍,是必須對所有這些共同受到上座部(南傳佛教) 和大眾部(北傳佛教) 共通的真理加以論述。他在自序中說:「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兩者的分別祇是對部份佛典有不同的解釋,和發展出不同的修行方式,可是釋迦佛的主要教法,如本書得討論的,他們都共同一致地信受奉行。

閱讀本書能令你覺得佛陀原始的清淨真理重現世上,原來原始佛理是這麼清新、入世亦出世,是可以實踐的工具,幫助我們去除貪婪、無知和恐懼。幫助自己及其他一切眾生脫離苦海。

同學們若希望探究原始佛教的真義,認清生命的本質,培育自己的心智,及探討佛理與今日世界的關係,這是一本不可不看的好書。

 

返回